找回密码
 网站注册
查看: 13940|回复: 3

日照――丁氏家谱资料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11-6-2 23:36:18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日照――丁氏家谱资料
一镇一族,仅清朝267年,即出了49名举人、14名进士,一个同盟会创始人,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,遍观海内,惟涛雒丁家。  
【1】  神州丁氏,源自五支。据考证,丁姓的始见,大致是在3100年以前的周武王伐纣之时,《姓氏考略》记:
  太公金匮,武王伐纣,丁侯不朝,丁姓始此。
  在此,即明确指出当时已有以丁为姓的诸侯。不过古籍中对这位丁侯的来龙去脉,大多语焉不详,所以到目前为止,大家只能知道丁氏具有悠久历史,却一直无从探知最原始的丁氏家世源流。
  丁氏是一个阵容庞大的家族,过去两三千年来,参加这个大家族的组成份子,至少在五支以上。
  第二支丁氏有详实源流可考,据《姓纂》和《万姓统谱》、《通志氏族略》记是姜太公后裔,源于今山东境内。史载:姜太公长子封为丁公,遂以封号为姓氏,其家族渊源还可远溯到上古炎帝神农氏,是最为道地、最光彩的黄炎子孙。这一支丁氏实际上也是后世丁氏之族的中坚。汉后,虽陆续有三批人马投入这个大家族阵容,但千百年来的丁姓人,绝大多数来自这一支。
  三国鼎立,位于江南的东吴始出现第三支丁氏,那便是孙权之孙被改姓为丁。这段渊源明载于《江表传》:
  孙权因孙匡烧损茅芒以乏军用,别其族,为丁氏。
  换言之,后世丁姓中有一部份是周文王的姬姓后裔,因孙氏正是传自周文王第八子康叔。
  此后,丁氏阵容越来越庞大,又先后加入两支新军:一支改自于氏,一支则由来华定居的西域人所改。
  关于这两支丁氏,都有具体证据为凭,《枫窗小牍》记:
  宋有无赖子于庆欲依丁谓,一老儒教其改姓丁,后果得意。
  另见《杨士奇东里文集》:
  丁鹤年,其先西域人,西域人多名丁,既入中原,因以为姓。
  由此看来,现在遍布于世界的丁氏之族,至少是有五个系统。第一支是丁侯之后,第二支是丁公之后,第三支出自孙匡,第四支是于庆之后,第五支则为西域人的改姓。
  《中华姓府》载:
  礼,同姓不婚,莫不知之,而同姓可婚,异姓或不可婚,则知者少矣。以丁姓而言,于及西域人所改者,同可婚也;以孙姓而言,孙改之丁,孙丁虽异,则不可婚。是结婚者,宜究祖姓之源,免铸错误。
  日照丁氏,属海曲望族,位居丁、牟、秦、安、李日照五大姓之首,源自丁氏第二支,即丁公之后。据《日照丁氏家乘》记载:
  丁世系自公之后,在齐为公族,繁衍与姜氏等;其后分析离迁南北,祖远不可稽。
  然海曲丁氏有史可据的,是世居湖北武昌的远祖丁兴。元末天下纷乱时,丁兴以铁枪奔明太祖朱元璋,明太祖呼为“黑丁”,以军功除淮安海州卫百户,子孙世袭而定居其地。
  明初,沿海边境不时为倭寇所扰,日照丁氏始祖顺丁氏自明洪武十三年(1380年)以避乱从海州迁日照,定居城南刘家寨迤东二里许,傅疃河北,丁家楼的东北隅,后人呼其处为丁家庄。
  其时,丁氏族人由海州迁来山东者,尚有去诸城、寿光、潍县、莱阳、黄县、东平和沾化等县定居者。其它尚有迁往河南永城、鹿邑和南京江浦者。
  据诸城《丁氏谱》记:
  姓谱丁氏,周太公姜裔,太公封于齐,生仲子伋,食邑于丁,遂以地为姓氏云……丁氏七支,别派留寄寿光、日照、潍县、莱阳、益都,皆为巨族。
  在《述先德谱序》中,丁耀亢叙:
  明初有丁谱郎者,以军功从洪武,封于武昌,其子孙以百户世荫食屯于淮之海州卫。永乐初,有祖自海上而徙诸之藏马山,遂为巨族,今七世。别派流寄寿光、日照、潍县及扬之泰州、河南之永城、鹿邑间,载在族谱,代远不可考。
  《族谱序》记:
  谨按海州籍。吾丁世为荆族,居武昌。当元之末,始祖讳兴者,以铁枪归明太祖,从军有功,除淮安海州百户。
  日照、诸城丁氏同祖同宗,又皆一方望族,往来密切,故明末清初,清兵破诸城后,诸城丁氏纷纷至日照躲避战乱。此丁耀亢之《航海出劫始末》叙述甚详:
  明崇祯己卯,东兵(清兵)破济南……时见北方大家,举族南避……遥望百里,火光不绝……抵日照,以家寄涛雒宗兄给谏丁右海之村,奔而北,白骨成堆,城堞夷毁,路上无人。
  有关日照丁氏的渊源,从清光绪二十六年(1900)六修丁氏家乘时的世系辈份中即一目了然。该次修谱,“将排行字十六句稍为改易,以四字为一辈,不分正副,各听其便”。从三世开始,凡十六世排行字列后:
惟我家谱 履历备详 原籍海州 肇始武昌
明初来照 相宅河北 天启开科 崇祯任职
乡贤名宦 德言事功 显扬令绪 繁育兴隆
聿愿同心 孝敬和睦 世代绵长 丕承祖泽
  此表系日照丁氏世系的辈分排行,从十三世,一直延续到二十八世。
  另据报载,东明县宋庄村碑记记载,此处丁氏系明永乐年间由青州府日照县迁来。可能是丁顺之弟丁昂后裔。当时,明朝廷令郡县募壮士守沿海哨墩,丁顺以勇敢中选,遂以军籍隶青州伍。之后,子孙均事农业,勤劳耕作,家道小康。其后传四世无文,名讳均失记无考。
  据台湾政治大学丁原澧先生和其子丁肇宾据《海州大谱略》考证,始祖丁顺至一世良儒间,名讳失考者仅两世,非四世,顺一子名“照”,照一子名“钊”,“钊”之子名“良儒”,但此说仍待考。
清康熙十一年(1672年),日照丁氏初修家谱,即以有姓名的六世丁良儒为一世,然其兄弟、子侄亦不可考。
约在1580年前后,二世丁尧因受“大马徭”之困,家境不支,几乎倾家荡产,不得已携家从丁家楼迁往涛雒场。
丁尧有四子,长(老长支),二珮(老二支),三少亡,四珩(老四支)。
丁珩(1565-1638年),字荆璞,三世(始祖丁顺后第八世)。珩有二子,长房允元,二房允登。
海曲丁氏之祖,原以武从明太祖朱元璋,凭军功而得荫子,属世家。但自明初迁日照,至老四支三世,却一坠为自耕农,且生计艰难,历近二百年方事笔耕,始有文墨,这应归之于丁珩因“痛念先荫凋零,一意向儒业,倾赀延名宿,督之就塾执经”,大力倡导族人读书。其后,补弟子员者有之,中秀才者有之,此为丁氏有功名之始,家声稍振,门户稍昌。
丁珩谢世后,葬于德靖山南坡之丁家林。日照县志传载:
丁珩不以子贵受封而自倨,自谦一如寒素时……不面誉人长,不背毁人之短,古君子也。
日照丁氏从老四支长房四世的丁允元始,进入家族显扬发展期。
丁允元(1602-1671年),字长仁,号右海,老四支长房,四世。明天启甲子科举人,崇祯辛未科进士,历任中书科中书舍人、京闱同考官、户部给事中、江南苏州知府、庐州兵备道副使等职。
在留京任户部给事中时,“彼此照有大徭役,岁破中人之产数十家;富者贫,贫者窜,邑几不支矣”。丁允元痛恨山东日照这种“签一而扳十”的沉重劳役骚扰百姓,上《特申瘠邑之苦疏》给朝廷,请行“条鞭法”,禁签报民差,以减百姓负担。
丁允元后因弹劾都御史袁鲸逆党遗孽,被以“不畏强御,上劾权相”而外调苏州府知府。俗语“三年清知府,十万雪花银”何况人间天堂苏州!但因他为官过于清廉,以至在任苏州知府时被苏民称之为“赔钱太守”。
在任庐州兵备道副使时,丁允元奉旨丈量土地,力排虚报陋例,据实呈报,不虚报邀功。同时,大胆纠正二千多人的所谓邪教冤案,保全了他们的性命,但却受到抚军诬谄,就地免职。后真相大白,朝廷补他为陕西榆林道台。此时,丁允元已看破宦海浮沉,以母亲年迈为由,未就任而回故里。对此,《日照县志》、《苏州府志》及《山东通志》等皆有其传。
丁允元在苏州府任上所书碑文,现仍存苏州虎丘灵岩寺。
老四支长房丁允元有子十二,长泰、二春、三时、四易、五昱、六、八早夭、七晨、九晟、十景、十一昆、十二昂。因二春无嗣,六、八早夭,实际上老四支长房的后代是丁氏九支。
由1925年七修《日照丁氏家乘》算起,当时在世丁氏族人近两万,约九成丁氏族人出自此丁氏九支。其中:长支丁泰后代约占四分之一,三支丁时后代约占六分之一强,五支丁昱后代约占七分之一强,十二支丁昂后代约占八分之一。日照丁氏家族的乡贤名宦及儒学之士,也大都出自这老四支长房的丁氏九支,徙居数量大,分布地域广。
从其徙居过程考,自约1580年二世丁尧从丁家楼迁至涛雒。在其五世时,住涛雒百年之久的丁氏家庭已繁衍兴盛,子孙益多,便开始向外徙居。从六世开始,徙居迁移日益增多,特别是1700年至1900年两百年间,也就是日照丁氏的七世至十一世,在县境内及周边是徙居比较频繁的几代。近代以来,全国人口大动荡大交流,日照丁氏也不例外,“闯关东”、“闯高丽”陆续迁居东北和朝鲜的很多,抗战中日照丁氏许多青年人投奔到大后方或投奔到陕北等根据地去,解放战争中则有不少日照丁氏南下干部奔赴江苏、上海、浙江、福建等地开展工作,还有不少的日照丁氏去了台湾及美国、日本、西欧等地。目前全国各省区、各大城市和世界各地都有不少的日照丁氏族人。
在日照县境及周边,老四支长房的徙居如下:
长支:六世丁士彭,十一世丁棋徙居右所。丁士序徙居岭二头。七世丁庠曾、丁企曾徙居固河崖。七世丁令曾徙居石咀子村。七世丁绍曾、十世丁炳绅(丁惟汾之曾祖父)徙居涛雒西官庄。八世丁延茂徙居沟洼村,丁延爵徙居山口村,丁延社徙居湖西头。九世丁火廉、十世丁 徙居大羊卷。八世丁延本徙居东湖村。九世丁从迎兄弟徙居屯岭。九世丁岸徙居安家湖,丁山未居厉家湖。十一世丁兰徙居小宋家庄。十世丁炳纶、十二世丁以涓、十三世丁惟程徙居朱家官庄。十世丁炳缃、丁炳常徙居亚月等。
三支:六世丁士一约1700年左右徙居苗家村。七世丁曾徙居平家村,丁 曾徙居丁家皋陆,丁随曾、丁望曾和九世丁冈、丁峻徙居赵家庄子。十世丁文珍徙居 子。八世丁梦鹤五兄弟、十一世丁枕善徙居水木头村。九世丁央、十世丁文琦四兄弟徙居榛子崖。七世丁缵曾、十一世丁锡林徙居范家村。九世丁睿、十世丁文洵徙居怀古村。九世丁 徙居大土山。丁烁徙居碑廓。九世丁禾存徙居大洼村。丁炼徙居水车沟。十世丁 徙居六甲庄子,丁安九兄弟徙居黄泥沟,丁文徙居尧王城。十一世丁逢年、丁恩荣徙居大刘家庄子等。
四支:六世丁士庭、丁士度、丁念祖徙居傅疃。丁士序徙居岭二头。六世丁士广、七世丁攀曾、八世丁延绂徙居合庄。七世丁愉书徙居五莲陆家庄子村。九世丁储徙居黄泥崖。十世丁守砚、丁守塾徙居化龙村。十一世丁锡康徙居夹仓,丁锡蕃徙居樊家岭等。
五支:六世丁士起、丁士衍及十世丁守丰徙居丁家楼。七世丁荣曾、丁柱曾徙居后崮子。七世丁贻曾、丁焕曾、八世丁延高及九世丁劝、十一世丁锡名、丁朋思及十二世丁以循徙居郭家湖子。七世丁跋曾,八世丁延芾徙居山口村。八世丁延愫三兄弟徙居大坡。八世丁曰柏四兄弟徙居化龙村,八世丁曰瞀三兄弟、九世丁圩及十一世丁锡芸徙居怀古村。七世丁歧曾、八世丁延嘏徙居柳家庄里山口,八世丁延耿、十世丁守彩及十一世丁效思徙居相家官庄。九世丁励述徙居尹家河。十一世丁锡穗徙居碑廓,丁正思徙居湖西头村。十一世丁悌徙居堰东岭等。
七支:七世丁怡曾、十二世丁汝堡徙居高旺庄。十世丁颖 徙居桥南头等。
九支:六世丁士冉、丁士份徙居和村。丁士炎、丁士全徙居大代疃。六世丁士依三兄弟及七世丁嗣曾兄弟徙居马疃。八世丁延抡、丁延 徙居北家沟。九世丁畿三兄弟徙居青墩。八世丁延噩、九世丁苁兄弟、十世丁守余及十二世丁汝生徙居后村镇丁家官庄。九世丁赓,十世丁守稔四兄弟徙居长汪崖。十世丁云吉四兄弟徙居相家官庄等。
十支:七世丁觐曾、丁光曾徙居郭家湖子。丁如曾三兄弟徙居东石梁头。丁平曾徙居接官亭。七世丁笃曾及十世丁守成、丁守采徙居汉家皋陆。丁则曾及十一世丁锡培徙居陶家村。八世丁延奭徙居五莲大楼村。十一世丁万年徙居后官庄。八世丁延英兄弟徙居丁吕土山。丁延森、丁接蕃徙居安家湖。八世丁延麟徙居竹园。十世丁守伦、十一世丁芳田徙居冯家沟。十世丁方之、丁惠之徙居院上。十二世丁效申徙居五莲丰台村等。
十一支:九世丁章三兄弟徙居右所等。
十二支:六世丁士 徙居东石梁头,丁士谐兄弟、九世丁转、十世丁福盛、十一世丁约徙居丁家楼。七世丁龙征兄弟徙居车沟,丁因曾徙居长林河,丁敬曾徙居铨园。九世丁钰兄弟徙居化龙村。十世丁复兴兄弟及丁毂徙居毛家庄。九世丁车官徙居丁家大村,丁 徙居五莲崔家沟。十世丁福未、丁福来徙居西牟家村,丁玖址徙居五莲焦家庄子。十一世丁庭淇兄弟徙居五莲山,十三世丁惟树兄弟徙居五莲潮河等。
老四支二房六世丁世棋徙居丁家营子。八世丁延方三兄弟徙居小刘家庄子。十一世丁锡瑾徙居秦家庄等。
涛雒风水很好,自二世丁尧迁此,四世丁允元“天启开科,崇祯任职”后,明、清两朝涛雒丁家举人、进士辈出,仅以“进士第”为例,即有:

丁允元,明崇祯四年辛未(1631年),3甲20名。

丁 泰,清顺治十五年戊戍(1658年),3甲224名。

丁 时,清康熙六年丁末(1667年),2甲30名。

丁士一,清康熙四十五年丙戍(1706年),3甲83名(苗家村)。

丁续曾,清康熙五十四年乙末(1715年),3甲5名。

丁勺曾,清康熙五十七年戊戍(1718年),3甲9名。

丁颖璞,清道光六年丙戍(1826年),3甲119名(高旺庄村)。

丁守存,清道光十五年乙未(1835年),3甲53名(东石梁村)。

丁凤年,清同治二年癸亥(1863年),3甲81名。

丁惟褆,清光绪十五年己丑(1889年),2甲5名。

丁麟年,清光绪十八年壬辰(1892年),3甲22名。

丁惟鲁,清光绪二十四年戊戍(1898年),2甲26名。

丁惟彬,清光绪二十九年癸卯(1903年),3甲152名(西林子头村)。

  丁泰(1628-1680),字来公,号洛湄,老四支长房长支,五世。清顺治丁酉科举人,戊戌科进士。在河南陈留县任知县时,与民休养生息,以解民困。陈留遭兵燹之后,宽徭缓征,招徕逃户,民皆复业。陈留濒临黄河,河水常暴涨,淹至城边。丁泰率众筑城堤防,保卫陈留,永免水患。

  清康熙十四年(1675年)补授吏部给事中后,“职司言路”,即具升员改补、查追侵欺二疏,后又具豫东漕折一疏、屯粮悬额一疏。后在任工科给事中期间,具有河工管理报地未尽疏,又具有营兵需饷一疏,为河南、山东、山西闹饥荒,又具有缓征遇籴二疏,以苏民困。以上诸疏都是为国计民生而上奏朝廷的,对改革运输漕粮、减免地方拖欠、严惩贪官污吏、治理黄河、赈灾民等功不可磨。

  此时,郑成功据台抗清,清廷严令海禁,沿海居民数十年不能从事赖以生存的捕鱼和海运业,生活苦不堪言,多数失业转徙。清康熙十八年(1679年)丁泰具有开海禁疏上奏朝廷,以家居濒海和海滨之情形,补陈滨海情形舟楫道路,陈述海禁弊端,奏请海边内港议准通行。康熙二十二年(1683年),山东、江苏等海运渐开,民庆更生,涛雒口估客(商人)运集,南连栈子新口(即旧张洛口),货船萃焉,涛雒从此成为县城南部商业重镇。

  丁泰去世三十年之后,清康熙帝还问起他的事情,治国才干可见一斑。

  清康熙十一年版《日照县志》中,录丁泰《游磴山》诗:
鸟道崎岖策小筇,薜萝深处觅仙踪。

层峦隐现山藏寺,远树迷离雨到峰。

野鸟常惊黄叶落,樵蹊时破白云封。

翠徵如隔人间世,灵异探来处处峰。


  但在清康熙五十四年版《日照县志》中,“薜萝深处觅仙踪”一句为“薜萝烟外觅仙踪”。

  或许是为一竞文笔,或许是兄弟唱和,清康熙六年丁未科进士丁时亦留《游磴山》一首,同入县志。清康熙十一年版《日照县志》:
买山夙有道林知,争奈斯田价不赀。

泉自竹间流出韵,月从松外照来迟。

闲云护榻僧高卧,小径穿林客欲迷。

囊底无钱堪一笑,爱山何计使山知。

而在清康熙五十四年版《日照县志》,则与之略有出入:
买山结得道林知,自笑平生痴在兹。

泉自竹间流出韵,月从松外照来迟。

闲云护榻僧高卧,小径穿林客欲迷。

此外浮云都不管,楞严一卷放参时。

  丁时(1634--1698年),字及庵,另字忆慈,号钝斋,老四支长房三支,五世。清康熙丁未科进士,历任内阁中书等职。内阁大学士李高阳、冯益对他十分器重。清康熙十一年(1672年),丁时返乡居家,凡亲朋困难及田赋、丁役不能完纳者都尽力资助。居家时受知县杨士雄邀与本县李璇一起倡修《日照县志》。该志“记载详明,议论得体”,“人称良史”,为后世留下大量翔实可靠的历史资料。同时,主持初修了《日照丁氏家乘》,确定以其高祖丁良儒为一世的日照丁氏世系,消除了日照丁氏“前世淳朴少文,世系宗支茫无考据”的状况,“则木本水源,按籍如在,虽世远而人不湮云”。丁时晚年修筑“万松别墅”,常和二三知已者相约于内吟诗唱词,互相酬和。著有《半奎楼集》,诗作广为流传。去世之际,乡人学者为他私谥“名列贤书”的“文简先生”,并慨叹:活文献没了。

  丁昱(1640――1725年),字用晦,号朗倩,老四支长房五支,五世。清康熙丙戌科举人,后在会试中因半字之差,险些罹入文字狱,蒙怨十载。康熙亲政后方蒙昭雪,但此时他已无意再去会试。二十年后,被选拔为睢宁知县。其时该县困于水旱,被兵凋残。丁昱轻徭减税,为民请命,拒绝上司突加新垦的赋税,但当知其不可挽回之时,不为五斗米折腰,辞官回籍。去时,“行李萧然,图书一箧”而已。丁昱“志洁行清,不乐仕进”,年逾八十,犹劝勉族人向学,“手不停披,口授经义”。

  丁士一(1665――1732年),字鹗荐,号河峰,老四支长房三支,六世,苗家村人。清康熙壬午科举人,丙戌科进士,历官四川什邡县知县、户部陕西司主事,江西道监察御史、福建按察使、江西布政使等职。丁士一在什邡县奋力兴学,常集士子讲论文章,经他栽培有10余人乡试中举,誉满四川。任福建按察使时,奉命巡视台湾,安抚百姓,严禁官兵骚扰百姓。公事之余考察当地风俗,绘图24幅,流传至今。后升江西布政使,因受查嗣庭(金庸先祖)文字狱冤案牵连革职。著《此游日记》、《舂余集》、《三山诗草》、《支邛集》、《双砚斋文稿》等。

  其三子丁宜曾(1707-1773年)著《农圃便览》,“目为布帛菽粟,人皆用也”。

  丁士可(1681-1754年),字行我,号峙奎,老四支长房十支,六世。清雍正甲辰科举人,由云南抱母井盐课大使仕至姚州知州,护理姚安府知府。他“一生以清廉仁明自矢,宽严交济,正人心,励风俗,劝农桑,赈孤贫,造多士,民咸德之”。载州志者“如修浚崩坝,革除包纳,运送兵米,承领绝田,尤深入人心”。

  丁续曾(1679-1755年)字古似,号霍庵,老四支长房支,七世,清康熙乙末年进士,历官归安知县。他勤于吏治,关心民间疾苦,深受百姓爱戴。后告归课子孙,守先业。

  丁勺曾(1681-1773年)字幼文,号稽岑,老四支长房三支,七世。清康熙戊戌年(1718年)联捷进士。历任宿松知县,广德知州。他幼而聪颖,与兄续曾同砚攻苦孙峨山。为官后政绩卓著。有《幼文制艺》行世。

  丁恺曾(1697-1761年),字萼亭,号统九骚人,老四支长房五支,七世,奎山郭家湖子人。清雍正癸卯科拔贡生,与秦露、李在郛二人同为“海曲三君子”。他“少负异才,博览群书,为文豪放不羁;奇气溢行间,选拔入都,名动公卿”。丁恺曾在中年后绝意仕进,闭户潜心著书,“所居望奎楼架罗数千卷,冥心探讨”。著有《说书偶笔》、《四库全书存目》、《治河要语》、《韵法本俗》、《圆盖管窥》、《西海征》、《海曲一隅史》、《烟波钓叟歌直解》、《读书在目》、《望奎楼集》等。丁恺曾著作博纳多采,有他的裔孙丁惟熙所搜集《望奎楼遗稿》刊印行世。

  有清一代,丁士一为涛雒丁氏官品之极。当时曾有“祖孙父子兄弟叔侄同进士”匾额,祖孙系指允元、士一;父子系指允元、泰,允元、时以及时、士一;兄弟系指泰、时;叔侄系指泰、士一。在科举时代,一门三进士即视为殊荣,丁氏一门祖孙父子兄弟叔侄四进士则过之。至允元曾孙丁续曾、丁勺曾进士题名后,一门六进士,在山东乃至全国轰动一时。

  总之,涛雒丁氏自允元之后,读书之泽未衰,甲乙之科未断,簪缨相继。据查,清代267年中,全县中举者179人,丁氏就占49人;中进士者41人,丁氏有14人,各占三分之一强,文风之盛为鲁省各地少有。
近代以降,外夷入室,神州沉沦,国难当头。自1840年鸦片战争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百余年间,涛雒农、渔、士、商纷纷投身于一浪高过一浪的救亡保种大潮,且扮演各种角色,各有千秋,各领风骚,有封建王朝的“卫士”,有为民请命的贤达,有“公车上书”的维新志士,有民主革命的先驱,有的曾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斗士,有的是经济建设的栋梁,有的是专家、学者等。

  丁守存(1812-1883年),字心斋,号竹溪,晚号石涛钓叟,老四支长房十二支,十世,清道光乙未科进士,历官户部主事、军机处章京、湖北督粮道、两署按察使加布政使衔,《清史稿》卷505有传,并把它放在艺术家(即科学家),说他“通天文历算,善制器”,又说他深通“化学、光学、力学”等。丁守存除习八股文外,对天文、地理、测量、数学、物理、化学等学科很有研究,为近代较早的洋务派和著名的军事科学家,与福建丁拱辰并称中国南北“二丁”。鸦片战争之际,为对付外敌,丁守存赴天津制造炮船,此举虽未成,却制出了自动启爆的地雷和火炮。1853-1860年到山东办理团防,在故里他设计出石雷、石炮和用碉堡战术对付太平军,其杀伤力和威胁力很大,“造石雷石炮以御贼,发石炮声震山谷”。著有《造化原理》、《火法本论》、《丙丁秘龠进程》、《筹河议》、《旷视山房全集》等。

  涛雒圩城墙由“土”而“石”,即是丁守存“因公回里”后为防“皖捻”而倡所筑,并撰《涛雒筑圩记》。多年之后,丁守存告老还乡,作《归田吟》记之:
吾邑邻海澥,几曾闻刀兵。

不料弱丸地,戎马频纵横。

或曰结山寨,或曰归海城。

补宜聊完固,风鹤时犹惊。

……


  其长子丁凤年(1834-1893年),字蔼臣,号少竹。清咸丰辛酉科举人,同治癸亥科进士。同治甲子科河南乡试同考官,同治丁卯、光绪丙子两科河南乡试对读官,曾任涉县等知县。

  其次子丁麟年(1870――1930年),字绂臣,又字绂宸,亦字芾庈,又号移林。丁麟年天资陪颖,自幼即承受严肃庭训,4岁即能诵读诗文、书写篆隶,6岁随父自鄂返里,18岁为清光绪十三年(1887年)丁亥科庠生,19岁为光绪十四年戊子科举人,20岁进京为议叙郎中、户部福建司行走加四品衔赏戴花翎;23岁中光绪壬辰科进士,被引见奉旨着以原官递补,奏补陕西司郎中,俸满引见记名以繁缺知府用。后被朝廷召见,简放陕西西安府遗缺。后又被朝廷召见,奏补陕西同州府知府。尔后调署兴安府,在任候选道,赏戴花翎三品衔,后被诰受荣禄大夫(从一品)辛亥革命后由陕西弃官回里。之后,虽有就任上海道(市长)和烟台道的机会,他都不予理睬,只有在1920年,请他出任山东省图书馆馆长时,才满足了他一生“笃嗜金石,热爱考古,酷研篆籀,精练书法”以及收藏、金石和图书的夙愿。丁麟年搜集了很多陶器、铜器、汉画、石刻等出土文物,时人谓之:“考古家公可当之”。他还为图书馆收集到珍贵图书286种,6875册;其中明刻精本较多,使馆藏更加丰富。著述主要有:《林馆吉金图录》、《 林馆丛书》、《三代名器文字拓片集录》、《林馆钟鼎款识浅释》、《日照丁氏藏器目》、《殷周名器考证》、《出土文物分类集录》、《山左乡贤书画甄录》等。

  丁麟年一门父子三进士,家有李鸿章所书“一门三进士”匾额。

  丁艮善(1829-1893年),字少山,老四支长房三支,十一世,涛雒苗家村人。监生,翰林院待诏。清末著名小学家、金石学家、校仇学家、书法家,世称“山左宿学”。丁艮善自幼聪颖好学,师从本邑著名学者许瀚,在文字、音韵、训诂等方面有较深的造诣,有精深独到的研究,尤其精研金石之学,校刊古代群籍,成就巨大,所校刊的《说文解字》极为精审,在当时和后世都有相当的影响。他擅长书法,工隶、篆、楷书,师法历代名家,不尚奇,不求怪,挺拔而隽媚,刚柔,相济博采众长,自成一家。现河南许昌和济南千佛山,至今尚留有他的墨迹。丁艮善著作宏富,有:《阮氏钟鼎款识校录》、《说文部首句读》、《弟子职校录》、《吕氏春秋校录》、《日省斋文集》、《篆字论语》等。

  丁汝绶(1893-1962年),字紫生,号石荪,老四支长房十二支,十二世。著名琴师。自幼居北京,中学毕业后拜著名京剧演员谭鑫培为师,习操琴,亦习京剧,常与王又宸、刘宏声等著名京剧演员交往,琴艺造诣渐深,曾为京剧大师梅兰芳操琴。辛亥革命后,离京回日照,见家乡演出的京剧曲谱土俗,与正宗京剧差距很大,便亲自校正改造,常为剧团登台演奏,调谐谱调,使县内京剧一时以谱正间圆而名噪四方,被京剧爱好者称为“操琴名师”。著有《操琴要诀》。

  丁惟鲁(1871-1954年),字揆野,老四支长房长支,十三世。清光绪辛卯科(1891年)举人,戊戌科(1898年)进士,授翰林院庶吉士。奉调北洋襄办直隶全省学务,历任济南府知府、济西道观察使、山东东临道尹、北洋大学堂总办(校长)等职。丁惟鲁参与了1895年的“公车上书”,主张维新变法,改革帝制,其政治观点与谭嗣同等人相同。民国建立后,于1913年任留日学生副总监;1915年因反对复辟帝制,被选为国民代表;1916年冬,日本在山东设立民政署,引起民愤,他和王讷赴京交涉。他一生好学不倦,博览群书,学识渊博。其书法攻颜,尤善小楷。晚年弃官归里,闭门读书,偶有达官贵人来访都被拒之门外。著作有《日本学制纂要》、《新式万国地理》、《医学管窥录》、《揆野诗集》等。

  丁惟晋,字象明,老四支长房长支,十三世。清光绪乙酉科拔贡生,朝考二等,以知县用。历任山西广灵、大同、阳曲,浙江永嘉、长兴等县知县,在任候补直隶州知州,加知府衔。丁惟晋为政勤慎爱民,有“惠民之政,治民之绩……不啻以恒河沙数”之誉。广灵、永嘉两县俱为其立有生祠。在广灵县任内,值岁大饥,他请赈久而未至,为迅速拯救受灾黎民,不待呈准,即拨县库公款,并拿出私蓄,购粮急赈,为之全活者甚众。上级初怒他专擅,后查明实情,即报请嘉奖记功。永嘉县为一海口,居民五方杂处,民性颇欠淳朴;而衙中胥役,每与豪强勾结,鱼肉良善。他到任后,立即整肃内部,惩汰猾役,锄强扶弱,以安民生。一时弊绝风清,颂声洋溢。其政绩并见于沪报。著有《求德楼文稿、诗稿》。

  丁汝彪(1866-1914年)字孔章,老四支长房三支,十二世,苗家村人,曾任民政部咨议、山东巡警道道尹等职。

  丁惟椽,字竹怡,老四支长房三支,十三世,苗家村人,民初曾任山东大学校长。

  丁惟汾(1874-1954年),字鼎丞,老四支长房长支,十三世,涛雒西官庄人。1903年入保定师范,毕业后以优异成绩考取留日官费生,入明治大学法学系。1905年加入同盟会。1906年任同盟会山东分会主盟人。次年春回国,任山东政法专门学校校长,秘密发展同盟会员,建立基层组织。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,他与革命党人积极响应,组织山东各界联合会迫使山东巡抚孙宝琦宣布独立。当独立被迫取消后,赴上海与黄兴晤商后与胡瑛回烟台发动起义,声援武昌。

  1912年同盟会改组为中华革命党,丁惟汾受命为山东省党部理事,负责全省党务。同年当选国会议员。后袁世凯阴谋称帝,丁惟汾支持外甥薄子明发动山东各地起义,护国倒袁。1917年北京政权落入段祺瑞之手,他南下广州襄助“非常国会”,选举孙中山为大元帅,展开护法之役。1918年赴上海组织建设社,发行《建设杂志》,创办《北方周刊》鼓吹思想革新。

  1919年10月,孙中山将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,丁惟汾后受命为山东支部长。1921年2月出席广州非常国会,选举孙中山为非常大总统。翌年9月,孙中山在上海召集改组中国国民党会议,他为九名改组方案起草人之一,参加《中国国民党党纲》和《中国国民党总章》草拟工作。1924年1月在国民党“一大”上当选为第一届中央执行委员。会后,奉命主持北京国民党北方执行部,与李大钊等开展对军阀的斗争。1925年国民党右派——“西山会议派”在北京西山召开非法的中央全会,丁惟汾极力反对,并与其他中委联名发出《致各级党部电》,斥责“西山会议派“。

  1927年“四一二”事变时,丁惟汾思想偏向蒋介石,当年秋出任国民党中央党校训导长。1928年当选为国民党中执委常务委员、国民党政治会议委员及南京国民政府委员,并任国民党中央训练部长。1931年6月,被选为中央党部秘书长;12月兼任监察院副院长。1935年后历任五届、六届国民党中央常委。1949年去台湾。丁惟汾前半生对国民党的创建与民国的成立功绩颇大,有“蒋家天下丁家党,陈家一门三部长”之说,民国时期称之为“党国元老”。

  丁惟汾一生以清白自矢,守身如玉,廉洁自奉,生活简朴。但他重视教育,1935年在家乡西官庄创办“鼎立小学”进行义务教育,将历年的积蓄,购置百亩良田和十五间瓦房作为学产,延请名师,严谨治学,是全县有名的教学质量较高的完全小学。一时本村外村、丁姓他姓来此入学受教育,有一百五十人之多。

  丁基实(1903-1988年),原名履俱,又名群、君羊,老四支长房长支,十四世,涛雒西官庄人。他少年失怙,随叔父丁惟汾就读青岛、天津等地。1921年入上海同济医工专科土木专业学习。1924年,经郓代英、邓中夏介绍加入社青团,1925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。同年8月与邓恩铭倡导成立“少年日照学会”,组织日照在济南学生安哲、郑天九、牟春霆(陈雷)、李平章等十余名会员,学习马列主义思想,参加共产党的革命活动。1926年春,他介绍安哲、郑天九加入中国共产党。1927年秋,任中共山东省委组织部长。

  1928年6月,丁基实与爱人于培真一起赴莫斯科参加中共“六大“。回国后,根据中央指示离济南赴上海工作。1929年春,与刘少奇一起在中共满洲省委工作,任组织部长。1930年4月,与其他中共党员和进步学生30余人以”满洲破坏案件”而被捕,关入沈阳监狱,当时已内定他与饶漱石、赵尚志等七人枪决。此时,中共满洲省委派内部关系到上海联系他的叔父丁惟汾,找张学良活动营救。张学良答应此七人由枪决犯改为看守犯。“九一八”事变后,丁惟汾派人通过关系营救成功,把他与同案关押的30余人在同一天交保释放。出狱后,丁基实在哈尔滨住了半年,在严重的白色恐怖下,与共产党组织失去联系。之后,赴德国留学,专攻工科。1938年回国后曾任国民参政员、山东省建设厅厅长。解放后调上海市城建局工作,从事城市建设事业。

  丁履观,老四支长房三支,十四世,苗家村人。他是上世纪二、三十年代山东大学的著名教授,学识渊博,著作颇丰,美籍华人王浩就是他的弟子。

  丁履德(1912――1972年),字骥甫,老四支长房长支,十四世,朱家官庄人。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,次年公费留学意大利,在都灵大学攻读航空工程。抗战爆发后,回国担任航空委员会航空机械学校教官。1940-1944年,先后在西北工学院、浙江大学、西南联大任教。1945年初考取公费留学美国耶鲁大学深造,获硕士学位。1946年应聘任美国钮沃克工学院教授。1947――1948年任厦门大学、山东大学教授。1950年任山东大学工学院院长。1952年任山东工学院院长。第一、二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,中国民主同盟会山东省主任委员、山东省政协副主席、山东省科协副会长和山东省中苏友好协会副会长等。

  丁肇中,美籍华裔物理学家。老四支长房三支。1936年生于美国密执安州安。1956年入密执安大学学习,1960年获硕士学位,1962年获博士学位。1963――1964年,在欧洲核研究中心工作。1964――1967年,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工作。1967年起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物理系教授,1977年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。

  丁肇中主要从事高能实验物理、基本粒子物理、量子电动力学、γ辐射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等方面的研究。1974年,丁肇中实验小组发现一个质量约为质子质量3倍的中性粒子。在公开发表这个发现时,丁肇中把这个新粒子取名J粒子。“J”和汉字“丁”字形相近,寓意是中国人发现的粒子。与此同时,美国人里希特也发现这种粒子,并取名为Ψ粒子。J/Ψ粒子的发现大大推动了粒子物理学的发展。为此,丁肇中与里希特共同获得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。丁肇中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校的名誉教授,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。
  
  《日照丁氏家乘》自从1672年的初修至1925年的七修,经历二百五十三年,是日照丁氏历史的主纲。日照丁氏,也正如其家谱修撰者所祝福的那样――
惟我家谱。

履历备详。

繁育兴隆。

世代绵长。

 
【附1】:日照丁氏的老长支、老二支主要世系徙居迁移分布

老长支:五世丁光耀徙居水洪沟,六世丁玉祥徙居迟家庄(今五莲县)。丁镇徙居铨园。九世丁从迎兄弟徙居固河涯,丁从典、丁从仁徙居夹仓。十二世丁汝占徙居郭家庄子等。

老二支:五世丁光训徙居右所,丁光德徙居幽儿崮前丁家庄,九世丁衿、丁绂徙居泉子崖,丁衮徙居石梁头,十世丁平乐、丁平法徙居两城,十一世丁琪徙居蒿岭,丁森四兄弟徙居费家湖,丁宾徙居小官庄。十一世丁章及十二世丁以关徙居贾家湖,丁以庆徙居六甲庄子等


发表于 2011-7-8 16:25:27 | 显示全部楼层
这是我们家的 哈哈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于 2016-5-24 04:11:34 | 显示全部楼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网站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QQ|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中华丁氏网 ( 沪ICP备11015294号 )

GMT+8, 2024-5-4 20:09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
© 2001-2023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